Go back

施密特荣获“创新企业百强”称号

来自德国图根的施密特集团跻身德国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之列 / 百强奖顾问Ranga Yogeshwar先生给施密特集团颁发奖项

从左到右: Dr. Thomas Ruhland, M. Schmidt ( 施密特集团CEO), Ranga Yogeshwar (百强奖导师), Hans-Martin Trefzger

图根 - 23年来,创新百强奖是德国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的荣誉象征。经过评委会针对创新管理及创新成就的严格筛选,今年施密特集团跻身于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之列。在6月24日德国埃森市举行的德国中小型企业峰会上,百强奖顾问Ranga Yogeshwar先生给施密特集团颁发了荣誉奖项。


1947年,施密特集团作为汽车零部件代理成立于比勒菲尔德。它拥有悠久的创新历史: 1956年,施密特开始生产燃油和柴油管道,燃油和其他液体胶管。通过一系列的战略收购,施密特逐渐拥有了以冷锻技术为核心的钢管生产能力。如今,该集团在全球拥有1000多名员工。他们通过弯,压,拉,冲,焊,装等工艺,为汽车行业提供各种管材,比如燃油轨道,燃油管道或减震套圆筒。施密特为几乎所有知名轿车,卡车和多功能车制造商直接或间接供货。60多年前,施密特迁往拜仁州下法兰肯地区的小镇图根。迄今为止,施密特在中国,马来西亚等海外地区拥有另外7家子公司。目前墨西哥工厂的设立也在计划当中。对此,施密特集团总裁 Marco Schmidt  表示: “ 我们的战略是紧跟客户的全球化步伐。在他们附近设厂,节约时间,同时能助于互利共赢。”


在本次百强奖选拔中,施密特集团体现了与客户的密切联系,展现出在开发方面沟通合作的强项。作为钢管加工和冷锻技术的专家,施密特定期与客户共同举办设计研讨会,探讨图纸与客户需求,发现双方思维误区,寻求解决方案,比如不久之前由此开发的一种新型减震器内管。施密特拥有了在同一根钢管上拉拔出不同壁厚的工艺,无需进行焊接或其它。Schmidt先生强调: “ 这样既能够实现轻量化,又能保证产品更加坚固。”


这家位于下法兰肯地区的企业在革新进程上同样有着瞩目表现。施密特通过5Why分析法探讨资源消耗,订单数量或者系统运转时间等议题,避免新的点子在早期阶段就被搁置。对此,Schmidt先生解释说: “ 在日常工作中,经常遇到一个问题,那就是很多事情被过于表面处理了。而我们的工作方式则能够帮助系统化解决问题。”


共计超过4000家企业表现出对参加本届创新百强奖的兴趣。其中366家公司进入了资格选拔环节,284家进入最后一轮的选拔。最终创新百强者奖授予了最突出的238家公司(三个规模类别,每一类至多100家)。此次评估再次由维也纳经济大学企业与创新机构Dr. Nikolaus Franke 教授与他的团队担任。评估重点主要为五大项指标中的100多个参数,涉及管理层的创新意愿,革新环境,革新进程和组织,革新营销,以及革新成果。


通过数据不难发现,这些获奖企业在各自行业属于领军: 其中97家全球市场领导者以及32家德国市场领导者。平均下来,他们销售额中的40% 归功于那些比同行先带入市场的新产品以及革新产品。这些企业的年销售额增速为平均28%,高出全德平均水平。过去三年,百强奖获得者们一共注册了多达2292项德国和国际专利。这股革新力也体现于就业市场: 这些公司计划在未来3年内雇佣9500名新员工。


创新百强奖的导师由科技记者兼电视节目主持人Ranga Yogeshwar担任。他对这些企业的高水准印象深刻并寄予厚望。他希望今后这些企业能够成为行业楷模。他认为: “ 百强企业非常擅于产生新想法,并把它们转换成突破性的产品和服务。他们的做法真的很出色。我很高兴这个奖项能够突显这些企业的创新实力。希望别的企业能够在他们的成功中得到激励并学习借鉴。因为创新文化,对于所有企业而言,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。”

 

创新百强奖
1993年起,Compamedia开始授予那些富有创新力与具有出众创新成就的中小型企业百强奖。从2002年开始,该项目一直由维也纳经济大学企业与创新机构的Dr. Nikolaus Franke 教授管理。科技记者兼节目主持人Ranga Yogeshwar是创新百强奖的导师。项目的合作伙伴是德国中小企业协会 (BVMW Bundesverband mittelständische Wirtschaft),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学会(Fraunhofer-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)。财经杂志《经理人》(manager magazin)则作为媒体合作伙伴参与了企业之间的评比。更多信息详见网站www.top100.de.


KD Busch/compamedia